平谷将建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
字号:

应用生物酶制剂后,面包不需太多添加剂,就能保持湿润新鲜的口感。随着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,如此神奇的技术会越来越多。

 

22日,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,记者从会上获悉,平谷区将建设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。

 

“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”

 

合成生物学是重编改造或设计合成新的生物系统的学科,被誉为继“dna双螺旋结构发现”和“人类基因组计划”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。而农业食品领域则是其中的重要应用场景。

 

我们的生活将因之发生怎样的变化?大会上,诺和新元亚太区公共事务副总裁王聪举例说明。

 

在农业生产领域,合成生物肥料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,并让动物饲料更易消化,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。在食品消费领域,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少糖少盐、高蛋白高纤维的健康食物。“现在,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运用酶制剂技术,使面包在减少人工添加剂的情况下,仍能保持新鲜柔软的口感。”王聪说。

 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未来5年将构建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一批新的增长引擎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生物制造列为2024年重点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龚维幂介绍,首都北京拥有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叠加优势,且聚集了众多科学家团队,具备了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的基础。

 

75万平方米园区助企业落地

 

平谷是农业中关村建设的主阵地,汇聚了一批高校科研机构,以及保利集团、正大集团、首农集团、北大荒集团、新希望集团、华大基因等大型企业研发总部和创新型科技企业。

 

“我们将聚焦农业、食品、营养领域,推动合成生物的关键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攻关,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。”平谷区副区长刘堃介绍,今后,平谷区将在政策方面加强市区协同,在创新方面强化场景应用,在区域协同方面与津冀以及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加强联动。

 

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投产的需求,平谷正加紧建设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。刘堃介绍,集聚区位于农业中关村的兴谷片区和峪口片区,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、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生物制造园区。目前,先导区已建成面积13万平方米,在建12万平方米。

 

合成生物孵化器等五大项目启动

 

大会现场,有五大项目启动建设,包括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孵化器、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、中新乳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、synbio-ai生物系统设计工具平台和北京合成生物概念验证加速营。

 

以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孵化器为例,将打造集研发、中试、验证、孵化、产业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合成生物先导区,为未来农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依托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(cicc),将于今年8月启动运营。

 

风险和合规是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关键一环。围绕该领域的技术法规问题,平谷区将建设食品合成生物合规共性技术平台,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和行业企业,提供农业食品产业化落地过程中的产业化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