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东至:不误农时 再生稻栽插忙
字号:

 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“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”。作为农业大县,东至县坚决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,着力“提单产、稳面积、减损耗”,鼓励引导农民多种粮、种好粮。2024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57万亩,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有望超过7万亩。

  春日胜黄金,耕管正当时。在胜利镇姜东村高标准农田里,数台插秧机正轰鸣着来回穿梭,一株株葱翠的早稻秧苗从秧盘上快速滑落,整齐地“跳”进水田,身着绿“妆”的水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当前栽插的早稻在8月中旬收割后,经适当栽培管理,可让稻桩上存活的腋芽萌发并抽穗,结出“再生稻”。胜利镇农技站站长程世兴一边查看秧苗栽插情况,一边指导大户周志升后期田管要点。

  “目前再生稻刚刚插下去,苗比较小。在扎根之前不能有水淹,尽量保持湿润就行了,扎根以后进行施肥,后期要加强水分管理,保持浅水层,尽量控制草害发生。”胜利镇农技站站长程世兴说。

  “我们今年是第一次同时种植1000亩再生稻,也欠缺大面积机械化的种植经验,县里农技专家给我们做了很多具体的指导,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。”胜利镇种粮大户周志升说。

  因再生稻种植省去了耕地、播种、插秧等环节,具有省种省工、生育期短、生产成本低等优势,从而可以实现亩均增产30%-50%。周志升今年承包了1000多亩田,从育秧到栽插、飞防、收割等环节都由社会化农事服务中心全程机械化管理,省心省力又高效。

  “现在农业种植,国家政策好,金融扶持力度大,农业专家也经常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,我们在机械化协作上面也摸索出了一点经验。整体来说,是比较省心的一种生产模式,我们对现在的这个农业生产还是很有信心的。”周志升说。

  今年,胜利镇因地制宜推广再生稻种植3万亩,主要采取工厂化育秧、传统人工育秧以及直播等方式,目前机插秧面积达到近3000亩。再生稻具有“一种两收三高五省”的优点,是稳粮增产、农民增收的重要模式。

  “近几年,我们再生稻平均产量明显提高了,老百姓看到了再生稻管理带来的收益后,也越来越钻研再生稻种植技术。通过双向的互动,再生稻潜力得到不断的突破,将来发展潜力会更大。”程世兴说。

  2024年,省市下达东至县再生稻种植指导性任务7.5万亩,目前胜利镇、龙泉镇等再生稻主产乡镇已全面开始栽插,已完成5万多亩栽插任务。

  “针对再生稻生产,我们农技部门将全力做好技术培训和服务,重点强化品种选择、适期播种、工厂化育秧、机械化插秧、肥水管理等,特别是催芽肥和提苗肥的使用,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措施的落实,确保‘一种两收’的再生稻生产模式增产增效,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。”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佳贵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