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夏收区大部天气晴好 华南强降水影响早稻及经济林果生长
6月北方夏种区关注墒情 南方需防范农田渍涝及病虫害
一、5月农业气象条件分析
东北地区上中旬气象条件总体适宜,下旬低温阴雨寡照延缓作物生育进程。东北地区上中旬气温正常或偏高1~2℃,日照接近常年,大部农区出现10~50毫米降水,土壤墒情适宜,利于大豆、春玉米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及一季稻移栽;但下旬出现持续低温、阴雨寡照天气,导致旱地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缓慢,插秧较晚地块一季稻返青期延迟,持续多雨也导致黑龙江东南部、吉林中东部、辽宁东北部等地土壤过湿,部分低洼农田出现积水,不利旱地作物根系生长。
北方冬麦区大部光热充足,干热风影响轻,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和成熟收晒。北方冬麦区大部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4℃,日照正常到略偏多,大部农区出现10~50毫米降水,气象条件利于冬小麦充分灌浆。17-19日、22-24日,华北中南部、黄淮中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出现1~3天轻至中度干热风天气,由于各地及时采取灌溉、“一喷三防”等防范措施,对产量影响总体偏轻。5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多晴好天气,利于成熟小麦适时收晒,仅25-26日黄淮、江淮麦区出现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,造成麦收进程短暂受影响。
南方大部气象条件利于夏收粮油作物成熟收获及春播作物生长发育,华南多雨不利早稻及经济林果生长。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,江淮、江汉、江南中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光照接近常年或略偏多,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夏收粮油作物成熟收获以及棉花、玉米等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和苗期生长。但华南地区月内多强降水天气,不利于早稻拔节孕穗和抽穗,芒果、荔枝等果树的果实出现裂果、落果现象,影响品质和成熟瓜果采摘;强降水也导致部分农作物受淹,低洼农田渍涝害加重,水稻“两迁”害虫等病虫害防控效果差。
二、6月天气影响预估及建议
预计6月,东北农区气温略偏高,降水正常,东部地区土壤过湿状况将得以改善,有利于春玉米、大豆等春播作物生长;但辽宁南部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,应注意做好储水蓄水工作。
华北、黄淮大部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,利于冬小麦成熟收晒;但温高雨少将导致土壤缺墒加重、旱象露头或发展,不利于适时夏种及夏播作物苗期生长。墒情偏差地块应造墒播种,夏播后因旱出苗困难地区要浇灌“蒙头水”,确保作物正常出苗。
西北地区中东部降水偏多,可能出现阶段性阴雨天气,导致机收进度延缓,阴雨天气还可能导致小麦发芽霉变,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。各地要避开降雨过程应收尽收,确保颗粒归仓,收获后及时腾茬整地,趁墒夏播。
江南大部、华南北部、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,进入抽穗开花期早稻可能遭遇“雨洗禾花”,也不利于西南一季稻适时移栽;强降水也将导致部分低洼农田渍涝害持续或加重。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排涝降渍,江南和华南早稻区对受淹和长势较差的稻田要适当增施肥料,促进恢复生长,西南地区要利用降水间歇及时移栽一季稻,同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。云南西部、四川南部等地气温明显偏高、降水偏少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农业干旱,应注意做好防旱抗旱工作。